“冷兵器对抗”,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可能显得与时代脱节。但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优秀的体育运动,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项“现实中最真实的冷兵器游戏”——兵击。
“兵击”一词本为舶来品,英语为“fence”,原意为“防御的行为”。“兵击”一词在2011年前后开始在网络圈子交流中被提及,后在百度词条“HEMA”中有了较为正式的定义,并开始慢慢被国内爱好者们接受。经过数年的发展,这个原本在欧洲历史武术中被使用的概念,在中国有了更加广阔的定义。
广义上的“兵击”意为“以(冷)兵器进行搏击”,泛指全世界范围内由古自今任何形式的冷兵器格斗与技法;狭义的“兵击”,则特指当今流行的拥有完备护具、安全器械、合理规则的冷兵器格斗运动,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两大体系,即有甲剑术和无甲剑术(注意,虽然以“剑术”为名,但所使用的武器远远不止于“剑”)。
兵击运动是一个比较大的运动体系,对于每种类型的兵击对抗模式来说,都各自有相对应的较为完备的对抗规则,而使得这些不同对抗模式的练习者能够在同一场合下进行交流的理论核心,即是“剑理”。
所谓“剑理”,顾名思义为“用剑的道理”,引申开即为“使用各种武器进行对抗的道理”。剑理的组成主要有四个大方面:对抗目的、基本要素、武器认知、伤害判定。
对剑理的总结,可以很好的用于同种武器或者是异种武器的交流,以及各项竞赛规则的制定。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对抗运动,在兵击运动里你几乎可以使用全世界各种武术流派的武器技术,这正是兵击相对于其他运动来说最有意思的地方。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兵击运动的主要技术构成主要包括:欧系武术、日系武术、中系武术、其他不违背剑理的兵击实践技术等。
欧系武术展示
展开全文
日系武术展示
中系武术展示
兵击运动相对于徒手搏击来说,拥有更低的入门门槛。完备的护具、器械与规则使得即使是什么都没有学习过的新手,也能第一时间体会到兵击的快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参与;同时,兵击的内涵及其丰富,只要你愿意,你几乎可以体验到古今中外所有类型的冷兵器格斗技法。
它是世界各国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在不少国家(包括我国)的这门技艺濒临失传的今天,以这样一种方式对传统技艺进行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情怀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等精神的继承。
兵击运动作为一门体育运动,自然拥有像其他运动一般的锻炼效果,尤其对于肢体力量、反应、身体认知与操作有着很大的提高作用;同时,兵击运动与生俱来的对抗感,在保证适度紧张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身心的一个放松,对于身体与心理的锻炼都是不言而喻的。
兵击不仅仅只是一项运动,更不是传统观念中的持械斗殴、好勇斗狠。兵击有着自己成熟的理论指导与技术体系,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拓展空间,在各种文化与载体的跨界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击文化。
当然,在浙农林的校园里,也有这样一个专门研究技术的协会——浙农林HMA剑术协会。作为浙江地区目前唯一一个大学剑术类社团,农林剑协以50余人的高人数,11套钢剑级别夹克,70余把各类训练武器,成为浙江地区乃至全国的一个兵击仔起步点。
2017年11月以来,两年的建设过程中人数不断增加,出色剑士不断涌现,农林剑协一直贯彻持之以恒胜过天赋异禀的理念,对学员进行鼓励与帮助,并发挥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优势,鼓励剑术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得以长远发展。
作为杭州历史兵击研究会组成部分之一,两年来协办两届五子良将历史剑术邀请赛,并不断向各地输送剑术火种。
总而言之,兵击就是这样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同志了解这项运动,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加入这项运动。
编/梨阇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