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叙事歌、古歌、生产劳动歌、习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儿歌、新民歌等

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叙事歌、古歌、生产劳动歌、习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儿歌、新民歌等

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叙事歌、古歌、生产劳动歌、习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儿歌、新民歌等。或用布依语演唱,或用汉语演唱,句式和结构不尽相同。用布依语演唱的有五言、七言、杂言三种句式和单段、双段、长篇三种章法。单段歌又称“散花调”,即单独一段自成一首;双段歌又称“双调”,即一首分成两段;长篇歌由若干段组成,或篇幅虽长、不分段落。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朗绍朗冒”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等。凡遇建房造屋、迎亲嫁女、老人亡故、迎来送往等场合,都要唱相应内容的歌。有时要昼夜不停地唱数天,这往往带有互相比赛的性质。能歌者对身边的花草、雀鸟等,都可以激起其创作的灵感,编唱出优美含蓄的歌词来。

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为布依族培养了自己的作家队伍,这些作家创作了不少布依族书面文学。如长篇小说《大古山的黎明》、《将军被刺之谜》等,中短篇小说《山鹰飞过河谷》、《儿女们的事情》、《迷梦》、《崖上花》等,散文集《绿色梦》、《瀑乡风情录》、《太阳女》等,诗歌集《盘江放歌》、《叶影集》、《山河恋》、《远山》、《古井》等,剧本《罗细杏》、《金竹情》、《黑山汉子》等,电视连续剧《六马兄妹》、《布依女》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三部《布依族文学史》正式出版。

布依族常用的乐器有唢呐、月琴、葫芦琴、竹琴、巴勒、洞箫、短箫、姊妹箫、铜鼓、牛骨胡等。铜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乐器。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鼓身铸有各种花纹图案。1950年以前,几乎每寨都有铜鼓,隆重节庆必敲击为乐。举行丧葬、祭祀,则只有摩公才能按照仪式的程序敲击铜鼓。

布依族的舞蹈主要有《织布舞》、《糠包舞》、《狮子舞》、《龙舞》、《转场舞》、《铙钹舞》、《花裙舞》、《铜鼓舞》、《铜鼓刷把舞》等,舞蹈动作优美动人。它们把布依族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用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贵阳、长顺及黔西南册亨县等地区流行布依地戏,多在春节期间组织演出。有专门的戏班子,演员面具多为三国人物及布依摩师等。独山、平塘、三都等县一带,流行一种在花灯歌舞基础上吸收广西彩调艺术发展而成的花灯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和谐”的中文解释及英文翻译
骑手app有哪些?常用的骑手平台软件推荐
孕妇吃什么青菜好

孕妇吃什么青菜好

📅 08-14 👁️ 3333